A=Affordable:只看預算內的建案
買房最重要的是什麼?就是「錢」。紅色子房曾將「房」與「錢」分為四象限,寧可「有房有錢」及「沒房有錢」,莫要「有房沒錢」及「沒房沒錢」。
如何從「沒錢」變「有錢」,很難幫得了你。想避免買房後陷入「有房沒錢」,只能吃泡麵的窘境,就是認清自己可負擔的預算。就像女人領了年終想買個名牌包犒賞自己,掂掂預算只能買Coach,就不用進去愛瑪仕店面白白讓自己傷心了。
依據經驗,有個簡單安全的買房預算公式如下:
買房預算=家庭年收入×(三~六倍)+富爸媽補助基金
比如說,學弟和老婆家庭總年收入平均一百萬元,學弟的爸媽願意補助兩百萬元,他們的買房預算上限就是:
100×6+200=800萬元。
意思是若總價超過千萬的建案,為了避免敵不過美麗代銷小姐的誘惑而胡亂下訂,建議也不用去看了。
K=Knowledge:勤比較免被亂開價
男人買3C產品會到網路爬文,先了解相關性價比的評價,做完功課後到店裡跟店員討論。當店員知道你不是小白(編按:沒做功課,易受騙的人),就不會開出給小白的價錢。買房子比3C產品貴百倍以上,更應該花時間做功課,有哪些知識是必備的呢?舉例如下:
計價方式:例如必須知道什麼是大公小公、主建物面積、附屬建物面積、車位是不是獨立出售等房價計算方式。既然每坪都要計價,當然得斤斤計較。
空間格局:例如怎樣尺寸空間才能擺張床?擺不下床只能當書房或儲藏室。有忌諱的讀者還可以研究幾個風水原則。
區域發展:例如聽說附近規畫蓋捷運,那什麼時候會通車?建案基地是純正住宅區還是工業住宅?政府在基地周邊有什麼具體計畫?
B=Always Say "But":盡量找缺點
看房過程中,記得一個不變的定律:沒有完美的房子。
「專屬萬坪大花園」── 代價就是要坐交通車出入社區。
「樓下就是捷運站」──超方便的捷運宅,可能會有結構共震問題。
「智慧宅」──可能會有設備保固與定期維修的問題。
「大師設計」──公設比可能會太高。
「專屬萬坪大花園」── 代價就是要坐交通車出入社區。
「樓下就是捷運站」──超方便的捷運宅,可能會有結構共震問題。
「智慧宅」──可能會有設備保固與定期維修的問題。
「大師設計」──公設比可能會太高。
不用怕,依據資深代銷仲介的經驗,「會嫌貨的才是買貨人」!你越嫌貨他們越高興。同時,在勇敢提出對於每個物件的缺點,你會發現買房最後做決定在於:哪些缺點是你可以忍受的?同時,隨著越來越會「嫌貨」,你自然會培養出一套看房的評分邏輯。
48:看過四十八個物件再下訂
至於48是什麼意思呢?紅色子房建議看過四十八個案子後再做決定。
設定一個目標,比如說每週六固定排看四個案子,總共十二週(約三個月)即可看完。以看新成屋建案為例,依據經驗:
當你累積看了12個案子,你對空間坪數掌握應該有些概念。
當你累積看了24個案子,你對建材與設備的品牌應該可以如數家珍。
當你累積看了36個案子,你可以分辨哪一些公設其實是沒有必要的。
當你累積看了48個案子,你可以分辨什麼叫「用豪宅價在賣假豪宅」。
當你累積看了24個案子,你對建材與設備的品牌應該可以如數家珍。
當你累積看了36個案子,你可以分辨哪一些公設其實是沒有必要的。
當你累積看了48個案子,你可以分辨什麼叫「用豪宅價在賣假豪宅」。
堅持看四十八個建案還有一個作用:培養平常心。即萬一看房當下,碰到代銷強調這是建案最後一間,今天不下訂,錯過可能就沒了,你可以默默告訴自己,我還沒有走完四十八個案子,還不能下訂。
紅色子房幾乎每月都會接觸到一、兩件看似急切、且似乎投資報酬極佳的不動產個案,但事後證明,那些要求幾天內就要給付訂金的好機會,幾乎有八○%都是有問題的芭樂案。因此,紅色子房面對所有不動產的投資機會,都早已培養出一種「淡定」評估的心態。
即使事後發現真的錯過好案子,這也是上天的安排。
「買房子」跟「談戀愛」一樣,在有限的位置裡,誰知道下一個男人(或女人)會不會更好呢?
因此,如果想在2013年買人生第一間房子,紅色子房建議讀者,就用平常心、花點時間,好好規畫與執行你的AKB48買房追夢計畫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