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牧,字牧之。唐德宗貞元十九年生,死於唐宣宗大中六年(西元八零三~八五二),京兆萬(今陝西省)人。
杜牧的家世相當顯赫,他的祖父杜,佑曾經做過兩個皇的宰相,而且還寫了一本著名的史書《通典》,所以他算是出身名門世家。
杜牧還沒有考中進士考試的時候,曾經到陽,當時的主司侍郎是崔郾。有一位太學博士叫吳武陵的人,去進謁崔侍郎說:「侍郎您德高望重,為聖明的皇上選拔賢才,我也應當盡我一點微小的力量來幫忙!剛才我看見十多個文士,聚在一起,在讀一篇文章,看他們讀得很起勁,我就把那篇文章借來看,原來是參加進士科考試的杜牧寫的《阿房宮賦》。這一個人,是王的輔佐人才啊!」接著吳武陵就拿出《阿房宮賦》來朗誦,崔郾聽了非常欣賞,也拿過來看。於是吳武陵就趁機說:「請先生讓杜牧中狀元吧!」崔郾卻回答說:「狀元己經有人得了。」吳武陵又說:「不然,就讓他得第五名吧!如果還不行,那就請你把《阿房宮賦》還我!」吳武陵說得很激動。
崔郾看吳武陵生氣了,笑著說:「大家都說杜牧個性放任,不注意小的德行,但是我仍然依照您的教誨,不敢再更改杜牧的名次了。」後來杜牧也做了不小的官。杜牧官做得好,詩更是寫得好,有些人把他比做杜甫,為區分他們兩位大詩人,就稱杜甫為「大杜」,杜牧為「小杜」。
據說杜牧臨死以,前曾經夢見有人告訴他說:「你的名聲應該要完了。」又寫了「皎皎白駒」四個字給他看。當杜牧醒來時,家裏東西的瓦罐突然破裂了,他自己知道這是不好的預兆,就自己寫了墓誌銘(寫在墓碑上,用來紀念去世的人的文章),而且把自己大部分的文章都燒了。不久以後,杜牧就真的死了,那時候他五十歲。
清明
清明時節雨紛紛,
路上行人欲斷魂;
借問酒家何處有,
牧童遙指杏花村。
詩文解釋:清明節的時候,常會下起連綿不絕的小雨,
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,遇到這種天氣,心情都很不好;
我很想找一家酒店去休息,剛好有一位牧童騎著牛過來,
我連忙走過去問,他牧童聽了,伸手指向遠處的杏花村。
詞語解釋:紛紛:很多又很亂的樣子。
牧童:看牛的小孩。
我很想找一家酒店去休息,剛好有一位牧童騎著牛過來,
我連忙走過去問,他牧童聽了,伸手指向遠處的杏花村。
詞語解釋:紛紛:很多又很亂的樣子。
牧童:看牛的小孩。
詩文賞析:
清明節的前後幾天,我們都要到郊外去打掃祖先的墳墓,而且祭拜祖先,有些人還順便去踏青郊遊。祭拜祖先是為了讓我們懷念祖先好德行,感謝祖先留給我們的一,切簡單的說,就是要有「慎終追遠」的精神。
清明節的前後幾天,我們都要到郊外去打掃祖先的墳墓,而且祭拜祖先,有些人還順便去踏青郊遊。祭拜祖先是為了讓我們懷念祖先好德行,感謝祖先留給我們的一,切簡單的說,就是要有「慎終追遠」的精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